鼻衄即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可以分为局部,以及全身因素两类:
1、局部因素包括外伤、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各种鼻腔鼻窦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均可导致鼻黏膜毛细血管受损而出血,鼻腔的血管性良性肿瘤,如血管瘤,或者是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也可以引起较严重的出血。鼻腔鼻窦、鼻咽恶性肿瘤溃烂早期出血量可能较少,而晚期破坏大血管有时可以导致大的出血,而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也是鼻出血的常见原因。萎缩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萎缩变薄,干燥毛细血管破裂也容易发生鼻出血。
2、鼻出血的全身原因包括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出血热疾病等导致鼻出血,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硬化等,也可以出现鼻腔动脉性出血,而血液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也可以引起鼻腔弥漫性渗血,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也可以因为影响凝血障碍而导致出血。部分内分泌失调的患者,尤其是女性在青春发育期的月经期,或者是绝经期,以及妊娠期,也可以出现鼻出血,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征患者常常有家族史,可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部分还可以有反复呕血、黑便等。营养障碍或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部分磷、汞、苯、砷等化学物质中毒的患者也可以出现鼻出血。
因此临床一旦出现鼻出血的症状,一定要积极寻找鼻出血的原因,并进行对因、对症治疗。